
孙继先是新中国的开国中将之一,素有“赫赫有名”的称号。他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连许世友上将都对他敬畏有加。孙继先在长征中亲自率领17名勇士成功飞夺泸定桥,在淮海战役时广西股票配资,他勇敢阻击邱清泉并活捉了杜聿明,为全国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这位在战斗中屡立战功、深受敬重的将军,却在建国初期神秘失踪,带着十万战士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多年以后,才揭开了其中的真相。
孙继先的成长之路
展开剩余84%孙继先1911年出生在山东曹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听说邻村有武术师傅招徒,于是便开始练习武艺。1930年,国民党军队来到曹县招募新兵,孙继先受家庭贫困的驱使,决定投军,希望通过参军改善生活。凭借着过硬的武艺,他顺利加入了国民党军。
然而,孙所在的部队原本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在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倒台,部队被收编入国民党。在此后的“剿共”任务中,这支部队并没有投入与红军的作战,而是选择在江西宁都宣布起义,加入了红军的阵营。孙继先也因此成为了红军的一员,虽然一开始他并未预料到这一变故,但正是这次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投身革命,成为红军战士
孙继先加入红军后,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虽然部队中有许多战士因不愿过苦日子而选择离队,但孙继先始终坚持与党同心。经过党组织的培养,他不仅学到了政治理论,还担任了教导大队的队长,领导战士进行体能训练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凭借着过人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孙继先很快被接纳为共产党员,开始在红军中大展拳脚。
在1932年,他被调往二十二军担任连长,并在随后的反围剿战斗中屡次立下战功。1933年,随着老蒋的大军围困中央苏区,红军决定展开战略转移,长征开始了。孙继先作为红军的一员,成为了开路先锋,肩负起最为艰难的任务。长征中,孙继先凭借英勇和智慧,特别是在飞夺泸定桥战役中,他带领17名战士成功渡过大渡河,破坏了敌人的灭红军计划,立下了赫赫战功。
战功卓著,历经抗战与解放战争
随着战功的不断积累,孙继先逐步得到了领导的重用。1947年,孙继先担任山东野战军的师长,参与了莱芜战役和淮海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他成功阻击邱清泉和杜聿明,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继先带领挺进队深入敌后,与敌军展开激烈斗争,成功开辟了革命根据地。他还参与了多次战役,为抗日胜利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神秘失踪,二十兵团的秘密任务
1957年,孙继先被调到南京军事学院工作,然而,他的军旅生涯并未就此停歇。1957年9月,孙继先突然被调离南京,成为志愿军二十兵团的副司令。不久后,这支兵团和孙继先本人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直到多年后,随着部分档案的解密,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
原来,毛主席认为我国的军事实力较弱,尤其是缺乏核武器,因此决定尽早启动核武器的研发计划。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孙继先被召回国内,负责筹建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二十兵团也被特调回来协助建设。为了保密,孙继先和战士们的任务一直严密保密,甚至连家人也不知其去向。
他们被安排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开始艰苦的建设工作。这里是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没有任何生活设施,战士们必须自力更生,建设起道路、发电厂、指挥中心等基础设施。在三年困难时期,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下坚守岗位,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导弹靶场的建设。
重大成果与历史意义
在1959年,我国第一枚导弹成功发射,并引爆,标志着我国导弹技术的突破。这项成就离不开孙继先和二十兵团战士的艰苦努力。此后,靶场被改造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基地。2003年,中国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也正是从这里升空,迈出了中国航天的新步伐。
孙继先将军和他带领的十万兵团为我国的核武器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离开,但他的英勇事迹和为国奉献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发布于:天津市中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